静客雅集(35) 精彩回顾:木南《致敬时代——走进木南的摄影世界》

发布时间:2023-04-25 23:14:00 | 来源: 阅读:392

2023年4月15日,静客雅集第35期特邀贾平凹文学艺术馆馆长、著名收藏家、书法家、摄影家、纪录片制片人木南老师为大家带来《致敬时代——走进木南的摄影世界》。

静客雅集第35期海报

主讲嘉宾简介:

木南,收藏家、书法家、摄影家、纪录片制片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贾平凹文学艺术馆馆长、西安曲江贾平凹馆馆长、贾平凹作品版本收藏研究会名誉会长 、陕西省民间艺术收藏协会首席顾问、西安古石雕研究会会长、全国国学产业研究院陕西分院专家委员、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西部文化技术化创意传播平台"项目负责人。文学纪录片《废都》《秦腔后记》《古炉后记》制片人。

木南老师部分摄影作品

 

静客雅集

 

本场雅集,木南老师打破了以往主讲嘉宾讲满两个小时的常规,开了十分钟头,就开始全场互动,是雅集开办35期以来互动最为深入,最具思考力,最为快乐的一期,也是课后讨论延展最为丰富,讨论时间最为持久,作业质量最具文学性的一期。关于课程的内容本期回顾也破例不再赘述,一切精彩均在“静客回音”,篇篇美文,自得雅集风流。

 

半目僧老师特制“静客雅集”版紫砂壶赠木南老师

 

木南老师签赠展览画册《致敬时代——木南眼里的中国这五年》

赵勇博士为木南老师

颁发文化顾问聘书和授课感谢状

静客雅集第35期合影

 

静客回音

赵勇

【木南艺术解析感言】

 

听木南老师讲课,感慨颇多,概括起来具体有以下几点:

第一,今天隆重邀请到木南老师,在他摄影展开幕的第二天,来到静客雅集与大家见面,实属难得。

一年前,我专程慕名去西安拜访木南。初次见面,老师给我的感觉特别深刻,于是在西安的第二天写下了《初见木南》发在微博上。可以说,我也是和大家一样,从仰慕木南老师开始结缘,我们深圳的朋友们才有今晚这个机会与木南老师面对面,听他讲述他的作品和背后故事。

现场观赏木南老师的摄影作品,让人感觉他的画面平实、真切、接地气、有故事感。而且整体包含一个主题,就是温暖。这种温暖在他的生活日常中,在他的为人处事中,在很多点点滴滴的细节的交往中,我们能够体会到。

第二,我们今天欣赏到的作品,是从木南老师二三十万幅作品中精选出来的一百多幅。雅集时间有限,没有一幅幅给大家在投屏中展现,但是我们可以在各自手里的《致敬时代》作品专辑里逐一欣赏,可以在今天现场对话当中感受到。对这些照片印象,可能我们有相对一致的感受,有被感动了。

第三,我们貌似没听到木南老师讲摄影技巧,但其实他已经讲了很多。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作品本身,让我们感悟到摄影的方法,距离感,光线以及构图等等,经过多年历练,变成了自主自发的瞬间捕捉能力。用什么样的世界观表现生活以及用什么样的技法来表现世界观。我个人体会,这可能才是木南艺术的核心点。

第四,今晚雅集亮点中,除了镜头下展现的平凡人物,还有关于中国脱贫的特别故事,中间展现的时代感,其内涵和内容,值得我们去思考。无论在号称世界大都市的深圳,还是中国的偏远乡村,生活其间的人们,都会脱离不了关于根的话题:我们自己,我们生活的时代环境,是怎么来的?

三年前,我随深圳蛇口海关去广西三江参加脱贫活动。那是一个三省交界的偏远山区,我们走乡串户看到一片生机勃勃的乡村建设场面,看到山谷中家家修建楼房的场面,震撼人心。

震撼在哪里?就如田柔老师提到中国2020年向世界宣布脱贫这个工程能结束,来之不易。中国脱贫攻坚战的成功是世界发展史上的创举,说明了我们的中央政府,在共产党领导下,真的是把最基层老百姓,尤其是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放在了心上,落到了实处。

木南老师反映脱贫的作品,视角独到,少有口号,细腻生动。从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点滴,从他们的实际精神和生活状态,通过一帧一帧的图片,原味呈现。这是我们时代的铁证,是精彩和特色的融合。

第五,木南老师作为成功的当代艺术家,他的成功给我有三点启发:第一积累,第二本真,第三升华。

先说积累。要把我们的有心追求,变成一种行动和习惯。要成为行业的专家,一万个小时的理论是必要的。能做一个事情坚持一万个小时,基本上就可能成为行家,继续坚持就可能成为专家,再坚持下去就有望成为大家。任何事情都是这样,所以我觉得积累是第一的,千万不要朝三暮四,那种不容易做成事。

再说本真。木南老师所有的作品里我们都能感受到一种本真的东西,实际上就是初心。摄影作品一方面需要用技巧去表达我们的世界观,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作品,启发我们观察世界的方式。能够在普通的生活当中体会到感动,感受到温暖,并将温暖散发出去,化为实际行动。我们都要立足岗位把每件事做好,做到极致一定更好。

最后说升华。实际上木南老师的摄影已经历千锤百炼,他随手的一个动作就是行家的结果,就是艺术的本能行为。做到了积累,坚持住本真,升华就是水到渠成的事。看老师摄影就好比观看音乐家演奏的动态行为艺术。

我相信,我们不论在摄影,还是其他某个领域,如果希望成为大家,就要借鉴和学习木南作品以及老师本尊所体现的的精神价值。

 

赵勇

【齿德俱尊】

 

木南老师出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个人摄影作品展。取道为静客雅集的众多文艺迷们见面解读《致敬时代》摄影作品的背后故事。一番对话,朴实而深刻,大家因真情而感动,夜深还恋恋不舍。

惊喜老师赠送大幅书法作品。齿德俱尊,四个大字,视觉所见也有振聋发聩之感!馈赠笔墨,题文正是对我们口腔从业者的鞭策啊。

让我不由想起2018年高雄市海峡两岸文化交流负责人、瓷艺家许朝瑛先生在诊所十周年之际,为我们特别制作纪念瓷盘,亲自送来深圳的场景。上书八个遒劲大字:探赜穷神,为斅者宗。每每看在眼里都是一种激励。

探索奥秘的精神不能穷尽,我辈当以追求知识,传授技能为宗旨。齿德两尊菩萨常怀于心,这是正道!

感恩大家的鼓励和加持。

 

陈静

 

木南老师终于来到雅集。去年4月,第一次看到老师的《一字一世界》时,就很喜欢:字大气,又有明显的力量和韧劲,当然不拘谨,却也不随意,很耐看!我心想:这个书法,应该是“自成一派”了吧!

缘分如期而至,木南老师应港中文大学邀请来到深圳出席“致敬时代”摄影展开幕式。周六,静客雅集紧急特别加场,到场人数也达到既往最高。木南老师讲了10分钟,就留时间给大家互动。

很多师友们,在现场、以及活动结束后在群里,表达了自己的感想,我从昨天到今天也在零零星星地思考,希望想明白了、串清楚了再写,又差点拖延。

大家普遍印象深的是“等戏”,每个人有自己的解读,也是自己心理的投射。就像那句话:“你对我的百般注解和识读不构成万分之一的我,却是一览无余的你”。有人看到时代的变迁,有人看到孤独的等待;有人看到留守老人的不易和世事沧桑,有人感到生生不息的希望;有人产生“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人生思考,有人关注众生百态。.

正如画作与读者的缘分,也源自投射与解读,我曾被列宾美院阿列克谢教授的版画《梦鱼》深深感动:在那无边的黑夜里,星光与水光之间,老人和中年男人奋力拉起一张大网,网里是一条与画面不相称的大鱼,岸边的妈妈怀抱婴儿,在期望中等待。我看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斗争,男人与女人、老人与孩子、丰收的期盼、人类的绵延...也许作者想表达的并非如此,但我想如果有机会交流,阿列克谢教授可能也会微笑听我激动地解读而不会打扰。

只要表达,就是“暴露”自己。所以,有时会惧怕表达,因为从中能反观到清晰的自己。

抬头看到书架上《饮诗集》,是曾上过央视最强大脑节目的古昊鑫老师的作品,他那天也默默坐在雅集现场。翻开看到诗句:“生活正在直播生命:高原上的卓玛们搅拌奶茶,喇嘛们信誓旦旦地讲着般若...一切定格于相似纲常,一切都是上帝的玩笑。”“一位爱情诗人正走在街上,为爱,默默流泪。生活的多数是白昼,生活的真相在夜晚。”

当PPT播放到摄影画册封面作品时,木南老师介绍了当时在海边拍摄的情况之后说:“下面就请田柔老师解读一下这张照片里的国际形式。”田柔老师的专业是海外营销。

已在“海外营销”专业领域著书立说的田柔老师,这几年在专业依然强劲的同时,做上了访谈、策展,在策展方面的专业度及影响力,依然让人惊艳和敬佩。

半目僧老师,因群里的互动,带来了“笑纳壶”,上面刻着主持人谭老师的书法:“玉树临风长安君,风流倜傥是木南”。

第一书记侯勇老师,为大家细细讲述照片中每位主角们的脱贫故事,我们诊所党支部书记赵勇博士,也情不自禁地表达对时代的感悟。

播放“洪荒之力”时,有人觉得生动有趣,有人泪湿眼眶。

这晚,静客们没有学到摄影技巧,却在作品里看到了自己,在对谈中体味了人生。

 

董文馨


一所具有文艺气质的齿科-陈静口腔

一座巨人身边低调的高峰-艺术家木南

一位笑容可掬帅气的主持人-谭肇国

一位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第一书记-侯勇

一位眼光敏锐思想丰富的策展人-田柔

一群求知若渴的现场嘉宾-你我他

一把融入诗意美学的紫砂壶-“笑纳”壶

一句最有力量的标语-致敬时代

 

珠珠

 

有缘份分享到木南老师用相机记录时代的真相,作品写满了真善美,镜头下是满满的温情!

聆听木南老师相片背后的故事,被他心里的光照耀到了得到了温暖的力量!

一个五年历史片段几十万张照片的积累,在平凡生活中用镜头发现美、捕捉闪光,持之以恒,月积日累,记录的是历史长河中不可复制的瞬间。

镜头下的人物,大都是社会平凡大众的生存现状,他们的奉献、他们的精神,他们的喜怒哀乐……活生生的时代印证!

特别是策展田柔老师对木南老师艺术作品的解剖,更让我们看到人机合一的一张张神作!这一场活动受益非浅感谢静客雅集的精心安排。

 

橄榄树

 

大约在两年前,在静客雅集群里无意中看到一段话:“你的文学功底有多深,那么你的艺术鉴赏力以及你的人文素养就有多高,你就能是个多有趣的人,看,这就是看似没用其实最有大用:文学的作用”。当时觉得这段话讲得太好了,太有感触了,赶紧抄下来,就是不知道讲这段话的木南老师是谁?但记住了老师的名字,随后逐渐了解了木南老师的多重身份。

此次木南老师以摄影家身份携《致敬时代:木南眼里的中国这五年(2018-2023)》摄影展走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展出,同时也为静客雅集第35场带来一场特别的见面会,机会难得!

木南老师果然是典型的西北汉子,大高个,话不多,却让人真切感受到朴实中的真诚与细腻,此次展出的《致敬时代》中每一张照片素材都来源于农村或城镇普通人最真实的生活。看似不经意的手机随手拍,似乎与技巧无关,却能带给观众亲切感的同时,引发不同的观感与思考,比如《看戏》、《养育》、《达闻天下》等,雅集现场讨论非常热烈。还有手机一镜到底的纪录片《洪荒之力》,从小昆虫的纪实跟拍到配乐都扣人心弦,惊心动魄,令人心生感动,耐人寻味。

每一次看似不经意的抓拍,背后是老师多少人文积淀与情怀的厚积薄发,才有那一片刻不经意的审美觉知。

木南老师说,百年无废纸,摄影摄像也是如此。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就是记录一个时代最真实的美好。

有幸得到木南老师签赠“智信远行”四字,非常感谢!

转摘《致敬时代》中的一首诗:

窗外

世界风云的变换,

疫情病毒的横扫,

窗内

日新月异的乡村变化,

斗转星移的城市发展。

推开心灵的藩篱,

跳出自己的苑囿,

学会用澄明的眼睛去捕捉,

用丰富的心灵去觉知,

不同人们的生活与精神世界。

因为我们同在一个时代中,

在你我他的耦合共生中,

共同创造的这个时代。

所以我们有必要相互了解与关注,才能彼此包容与尊重。

 

郑秋红

 

手机里保存着2022年8月3日木南老师发在手机里保存着2022年8月3日木南老师发在静客雅集群里的两幅作品。一幅《苦难前辈》,一幅《豆值几何,娘心数过》。这两幅作品一直感动着我,一是想起我的父辈,二是能关注中国农村老人的人一定心存大爱,三是提醒自己不忘从哪里来。

今天有幸在静客雅集欣赏木南老师的摄影、摄像作品,听木南老师分享作品里的故事,田柔老师解析作品在艺术方面表达的含义。大家对《等戏》这幅作品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有朋友说是罗汉相、有朋友说是众生相。当田柔老师讲解到不要忘记我们的根,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立刻有种共鸣,也感动了我,感动得有泪。一幅黑白人物作品,一幅静中带动的作品,是祥和、是希望。而我,看到这幅作品,并感动有泪,是因为我想到1942电影中老乡们逃难的画面,我们的先辈们曾经经历过的苦难。这幅《等戏》也体现了和平的可贵,祖国强大后,老人们才能安享晚年。也想起我家乡的父老乡亲,我儿时记忆中的老人们。他们的模样在我的记忆里依然清晰,他们当年对我的鼓励我依然记得。如今,他们已往天国。这幅作品提醒我要珍惜当下,珍惜身边人。

木南老师用镜头记录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真实,这个时代的美好,这个时代的伟大。木南老师的《致敬时代》作品体现了家国情怀。欣赏木南老师的《等戏》我会想到抗日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时期那些为了我们今天美好生活而牺牲的父辈们,他们当年正值青春年华,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与敌人进行艰苦的斗争。他们的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我们不能忘记。

过去的十年,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其中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木南老师记录了这个伟大的时刻。

木南老师说:“我们不能因为国家还没有顾及到某些方面而抱怨,我们应该看到这个时代的美好,记录美好,记录每个平凡的人,每个为这个时代奉献的平凡人。”是的,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人的使命和责任。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说:“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致敬这个时代每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致敬这个伟大的时代!

 

古昊鑫

 

木南老师拍的照片也都是我的成长中见到的终南山民,两个月前还和同学在西安拜访了老师,一一拜别师友后又回到深圳打工。在“静客雅集”,木南老师说的是龙窝酒,是户县二月二庙会,还有我喜欢吃的户县辣子疙瘩,摆汤面,和我的爱人去过的、韦应物泛舟的渼陂湖。想起了很多关于南山的回忆,长安县以前也有种大曲酒,以前的老城在韦曲。韦应物、韦庄和杜少陵、杜如晦、杜牧的两大家族。滦镇,羊村,王莽村,细柳村,辋川,阿房宫。刚好最近又教学生《阿房宫赋》,很应景。还有一块深山里的飞地,“老龙漕”,应该是以前开展地下革命遗留下来的。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想起大学二年级时和曾经的初恋骑行到因山而筑的净业寺,那位非法养殖豹子,拥有厦门大学博士学位的住持已然圆寂,而我的故人也同在一座城市,却形同陌路。萧何,陈平的墓。王重阳斩肉身的墓。那时在山下支教了几个假期,一个人坐在九龙潭的山泉边,在幽兰空谷冥想,寻访美国学者比尔波特笔下的终南隐士,用抓蝴蝶的渔网随意捞捞鱼,愿者入彀,碰到骑三轮车的村民会问我要不要捎我一程,顺便偷两颗长出篱笆的葡萄,在西沣路看到山上的云气,想到当年韩愈是以何种心境沮丧地离开这里奔赴瘴气横行的潮州,“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真是一生难忘的一场梦,持续六年。

面对公交车里进城的僧人,我捂紧了捉到的各色要做成标本的昆虫,绿色的甲虫,金色的小拇指甲盖大小的蝉,身不由己爬到水边的被铁线虫寄生的螳螂,它不知自己的命运,一下子就在充斥着乙醚的标本玻璃罐中死去了。山里里每日循环往复的出生和死去,似乎没什么值得高兴或悲哀的。这种状态是平静的,可以想象,千年如一日的村民每日问问赶集的朋友“今天有什么新鲜事”。“老样子,无非是无伤大雅的争执,鸡毛蒜皮的调侃,张家长,李家又短了。” 我想,这也就是木南和我共同看到的西安山村吧,它是有历史的,人活在一个长达千年的叙事文本里,有前因后果,又可以突然化作一抹青烟。

 

林班长

《平凡人致敬平凡人》

 

初见木南老师,感觉就是个平凡人。

如果换上自己摄影作品《看戏》中那些观众的衣服,往里头一坐,估计也就“泯然众人矣!”。

这样好,这样很好。大家风范,就应该这样。

然后就开口了,朴实无华。连“深入浅出、言简意赅”都算不上,就是朴实无华。想想也是,几十年下来的彻悟,哪里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所以很快就进入答问环节了:还是你们来问吧,俺葫芦里的宝贝多得是,你们想看哪样?

我边听边翻木南老师的作品集《致敬时代》,第一遍没啥感觉,除了个别照片的取材、蕴意较为直白外,其它的都没看不出名堂。唉,自己也愚笨兮,作品也晦涩兮。也知道作品需要作者解读,需要读者加工。还是安下心来听故事吧。

慢慢的,听着老师的讲述,这些照片后面的故事丰富了,人物开始立体起来。画面是静止的,但那一刻从过去中来,又延伸至未来,让人想象无穷,回味无穷。有个学员说,看摄影作品,是审美训练,我深深赞同。但看摄影作品的同时,也是对大脑虚构能力的练习: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对作品背后的故事、背后的人生、人物的命运的想象空间,就像策展人田柔老师说的,摄影是观察的艺术,摄影师在那一刹那,凭借自己过去对生活、艺术、生命的理解,灵机一动,定格了瞬间。但这个瞬间包含的意义,可能远不止于此,需要不断的挖掘和延展,甚至可能摄影者本人都没有意识到的东西,通过文字、展览等形式,在不同的观众眼中流动,成为永恒。

后面再看了木南老师的“即兴”摄影作品《洪荒之力》,就更不觉得老师有什么惊为天人之处了:原来是这样拍出来的,这样的话,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嘛!然而,真的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吗?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无法达到自己可以达致的高度?赵勇博士最后的总结非常到位:木南老师的成就,来自于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又难以坚持的”积累、本真和升华“。这和我前些天看到的日本马拉松名将大迫杰的说法“大家都努力的时候,每个人都差不多,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在自己感觉”不适“的时候,仍能继续坚持。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微小让步,日积月累,将变成人与人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看到大师,我再次感受到了越身处高峰的人,越显得平和谦让的风度。一个人在一个领域里深耕几十年,哪怕像我这样脑子不灵光的人,也难免获得一些虚名。有些人受虚名所累,过于关注于人前人后的目光,反而变得停滞不前。我看《庄子》,通篇讲的无非两个意思:真实与自由。我继续翻译理解为一重意思:真实即自由,真实才能自由,越真实,就越自由。在木南老师身上,就非常好地体现了这种真实,这种自由。

你我皆凡人,却能创造不凡。正是从平凡出发,创造不凡,再归于平凡,才能逍遥于世。致敬木南老师,致敬每一个平凡的你!

 

关于 “静客雅集”

 

静客,即陈静口腔诊所的客人,师友,亲朋。


静客雅集,即静客雅聚一堂,或谈诗论画,或风花雪月。


为进一步落实“创造幸福”和“一个开在艺术馆里的诊所”的品牌追求,陈静口腔于2021年4月9日启动了“静客雅集”系列文艺沙龙活动,静客雅集分为名家讲座、专题研学、户外游学等形式。截止今日,“静客雅集”已陆续延请名家27位,成功举办雅集33场。


“静客雅集”推出的初衷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将敦促陈静口腔诊所员工依照“齿艺家”的高标准从事口腔诊疗服务,持续提升内部医护人员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希望通过文艺活动,为各位“静客”提供丰富多彩的增值体验服务,让我们可以和客人、前辈、师友,以文艺的名义时常相见。

 

【点击查看更多栏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