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推荐
Recommended article
发布时间:2025-05-06 11:08:56 | 来源: 阅读:132
2025年4月23日,静客雅集第67期特邀深圳独立摄影师吴国勇老师为大家带来《从『无处安放』到『应许之地』——吴国勇的影像故事》。这不仅是一场视觉与思想的盛宴,更是一场关于影像与记忆、流动与归属的深刻对话。
活动报名海报
主讲嘉宾简介:
吴国勇
1963年生于中国湖北襄阳。1992年辞职南下深圳,成为改革开放“弄潮儿”的一员,一位从水利工程师转型的独立摄影师。代表作品《献给世界的胜地》《应许之地—香蜜湖影像故事》《欢乐宫殿》《中国方舱》《中国白宫》《无处安放》《深圳炮楼》《深圳村话》《深圳河》《生死毒局》等。
2018年,他拍摄中国各地“共享单车坟场现象”的作品《无处安放》被中外媒体广为报道,成为现象级的传播事件,获德国NordArt 2022国际当代艺术大展“最高人气奖”、2018“映·纪实影像奖”优秀奖及阿尔帕资助奖、2018腾讯传媒赏“年度视觉奖”、2018澎湃新闻年度视觉奖、2019年度三影堂摄影作品奖、第七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第六届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上榜作品等;作品《中国白宫》入选第八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并应邀参加德国NordArt2023国际当代艺术大展;作品《应许之地—香蜜湖影像故事》获第十七届“吾城吾乡”摄影年展年度大奖并入选第九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作品《深圳炮楼》获第十八届“吾城吾乡”摄影年展人文贡献奖。其作品在法国、德国、俄罗斯、荷兰、韩国、柬埔寨等世界各地展览并被多家艺术博物馆收藏。
出版物
《向深圳致敬》,中国摄影出版社(中文版)/AIRPHOTO INTERNATIONAL LTD.(英文版),2018
《无处安放——中国共享单车坟场奇观》,限量典藏版,2018
《应许之地——香蜜湖影像故事》,浙江摄影出版社,2023
《中国白宫》,限量典藏版,2025
《深圳炮楼》,限量典藏版,2025《中国当代摄影图录·吴国勇卷》,刘铮主编,浙江摄影出版社,2025
静客雅集 NO.67
吴国勇老师是影像与艺术领域深耕多年的创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观察力,捕捉那些常被忽视的瞬间。在本次雅集中,他展示了四个系列作品:《无处安放》《深圳村话》《深圳炮楼》和《应许之地》,并分享了这些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作为摄影师在记录时代的方式和思考。
2018年,吴国勇老师通过航拍、地面拍摄、VR和视频等手段,全面记录了包括北上广深在内的20多个城市中的共享单车“坟场”现象,创作了《无处安放》这一作品。该作品在2018年7月荣获中国当代摄影界的重要奖项——映·纪实影像奖第二届“优秀奖”和“阿尔帕资助奖”双重大奖。
吴国勇老师认为,《无处安放》不仅仅是在讲述共享单车的尴尬境地,还反映了我们社会对财富的执念和浮躁的现实。他强调,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我们应冷静审视行为的正确性和必要性,培养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在《深圳村话》系列中,吴国勇老师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历时六年拍摄了深圳各个城中村的牌坊、宗祠、神像等,呈现了深圳原居民的文化图腾和精神家园。这些看似朴实、与现代城市格格不入的建筑,通过大量的拍摄并并置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视觉震撼,展现了传统与现代在碰撞中融合、共生的过程。
《深圳炮楼》系列则聚焦深圳的炮楼文化。吴国勇老师用三年的时间,足迹遍布深圳300多个村落,拍摄了500余座炮楼,为这些古建筑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记录。这些影像不仅反映了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也体现了他对城市文化传承与变革的深刻思考。
《应许之地》系列以1981年香蜜湖度假村的建立为背景,吴国勇老师捕捉了与度假村相关人物的回忆与期待。从这些人的记忆中,我们看到了曾经的香蜜湖如何影响了他们的生活,以及他们对未来的希冀。这些影像讲述了一个关于寻找归属、追寻希望的故事,展示了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漂泊者如何在这片“应许之地”中徘徊、挣扎与希望。
在影像泛滥的时代,吴国勇老师通过作品传达了个体与时代的关系。他的影像不仅仅是视觉的再现,更是时代和个体情感的反映。他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时表示,摄影不仅是对美的追求,更是对时代的记录和真相的追逐。随着认知的不断提升,他逐渐意识到,用摄影记录时代的重要性远超过对美的执着。
吴国勇老师的摄影作品,不仅仅是影像的呈现,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历史的思考。在创作的过程中,他不断突破自我,以理性和执行力为支撑,展现了一个摄影人对社会的深刻关注和对个体命运的深情关怀。
赵勇博士 / 陈静口腔诊所创始人
【雅集·应许之地】
昨夜,一场摄影主题沙龙分享,不仅仅是关于光与影的审美,更重要的是带给人们的视觉冲击和思想冲击。
吴国勇先生,以斜杠之躯,通过共享单车系列拍摄而享誉摄影界,斩获多项国内外大奖。作品被莫斯科等多家艺术馆永久馆藏。这里边有哪些成功的秘诀?
“无处安放”,用无人机,从上帝视角来看中国不同城市里的共享单车坟场,触目惊心的宏大场面,不禁让人思考当下经济时代的中国创新和制造。新的经济和经营模式下,强大的制造业,带给社会、带给环境、带给人们的,真的都是我们需要的吗?
“深圳村话”,从不同的线索,以牌坊、宗祠、诸神、广场等,将深圳城中村文化和历史一网打尽。多元的文化,浓厚的地方特色,就从一幅幅图片,一帧帧画面中一一呈现,荡漾心胸。
“深圳炮楼”,更是直奔主题,地毯式搜索发现五百多座深圳炮楼。炮楼与新城市高楼大厦,交相呼应,静止的画面呈现出强烈的对话效果。代表封闭的、防御的、族群的炮楼,与代表开放的、包容的、大社会的现代高楼,彼此守望,此时无声胜有声。深圳炮楼地图,叹为观止。
“应许之地”,“欢乐宫殿”,把福田深南路北边的香蜜湖历史变迁,通过姚贝娜主唱的《香蜜湖之恋》,歌曲作词作曲人的回顾,参与香蜜湖建设管理,甚至游乐路人的相关照片,以人物为主角,环境为配角,往昔的活力、生机与拆迁中的香蜜湖残垣断壁交相对照。让人感怀青春,感叹岁月,时间都去哪儿了?
镜头是艺术家手中的工具,把工具运用好,产生打动人心的艺术效果,不仅仅体现出摄影师具备敏锐的文化觉察力,独到的审美视觉,素材取舍的高度提炼能力,关键还在于艺术家的思想性。
从系列影像,我们可以感受吴国勇先生那种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宏观立意,行动迅捷,一竿子插到底的疯狂……可是,用艺术家自己的话,却是轻描淡写的四个字“特别好玩”。
震撼人心的艺术,源于天生的玩性。就像热爱工作的人,其实是把工作当成了乐趣。借本期摄影雅集,以“应许之地”的名义,祝愿从事各行各业的朋友们,在各自的领域玩出花样,玩出名堂。在玩的过程中,修成正果,得道成仙。
邓春儒 / 深圳鳌湖艺术村发起创始人
吴国勇老师在2018 年,拍摄中国各地“共享单车坟场现象”的作品《无处安放》被中外媒体广为报道,成为现象级的传播事件。获德国 NordArt 2022国际当代艺术大展“最高人气奖”、2018“映·纪实影像奖”优秀奖及阿尔帕资助奖、2018腾讯传媒“年度视觉奖”、2018澎湃新闻年度视觉奖、2019年度三影堂摄影作品奖及第六届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上榜作品等。
《无处安放》由一组摄影作品引发成一个社会热点,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成为摄影界近些年罕见的现象。吴国勇老师的图片内容让对当今社会也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包括我们的国民性,我们的教育问题,资本市场的问题,等等。《无处安放》这个观念摄影项目让大众更多了解,让社会各阶层从多种角度解读,并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一些反思中促进积极的作用。
《应许之地》这个观念项目发生在深圳香蜜湖(中国第一家大型现代化度假村),它既是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活力的象征,也是无数深圳人青春记忆的载体,吴国勇老师的镜头并未停留在对旧建筑的怀旧式记录,而是对废墟美学进行了视觉重构。诸多被遗忘的日常细节,在香蜜湖影像档案这个通道显现,将“消失的日常”重新带回公众视野。
隋明志
吴国勇老师拍摄的很多图片让我震撼,苏联解放后建筑群的独特架构让人印象深刻。共享单车作为新时代的产物,本应是便捷的城市交通工具,但却常常被当作垃圾丢弃,这背后反映了哪些深层次的原因呢?值得我们去思考。
深圳的变化也让我深有感触。当年我来到深圳时,也曾住在出租屋里,经历了许多困难。深圳现在被称为"城中村",但事实上,在城市尚不发达的时候,它也可以被叫做"村中城"。随着时代的进步,或许将来我们的生活环境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原本的"村"也可能变成"城",并且城市和村庄的界限也会越来越模糊。
林荣燕
吴国勇老师拍摄的图片充满大气和震撼感,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我喜欢拍摄风光,目前更多的是记录一些日常景色。从吴老师的摄影作品中,我能看到深圳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我来深圳的时间不长,从2021年起一直在陈静口腔工作。通过吴老师的摄影作品,我看到了深圳许多珍贵的历史瞬间,这些画面让我大开眼界。吴老师的摄影构图也充满创意,非常值得我学习。
Recommended article